
李敏不想要孩子,毛主席生气地说:你有困难,我帮你养
网易号: 【历史客栈】 1971年的一天,毛主席收到了一封信,看完后很生气,立即回信说:“你这样做太自私了!”
这封信,是他的女儿李敏写来的。
那么,李敏在信中写了什么事,让毛主席如此生气呢?

1959年8月,李敏与孔令华结婚,1962年10月生下了一个男孩儿,毛主席非常高兴,说:“我今年按虚岁算,70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啊,没想到官升一级做外公喽!” 毛主席还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孔继宁”,一是继承“十月革命”领袖列宁的遗志,二是寓意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不过,孩子出生后第二年,李敏和孔令华就因工作原因,离开了中南海,搬到了外面居住,因为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孔继宁送去了上海,给外婆贺子珍抚养。
李敏虽然是毛主席的女儿,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丝毫特殊的地方,自己打理一切家务,买菜、做饭、洗衣,跟一个普通的妇女没有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李敏经常会给父亲写信,跟父亲分享自己的喜悦与烦恼。
毛主席每次收到女儿的来信,都非常高兴,认真地阅读,并给女儿提出一些建议,帮她渡过难关。
1971年,李敏又一次怀孕了,但是她并没有喜悦的心情,反而有些苦恼,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工作又太忙,担心照顾不了孩子,就萌生了流产的想法。
不过,孔令华很喜欢孩子,反对做流产,夫妻俩产生了分歧,孔令华就说:“要不我们问问爸爸的意见吧。”
于是,李敏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苦恼,不想要这个孩子。
毛主席看到这封信后,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显得非常生气。
当时,毛主席已经78岁高龄了,心态变得柔软许多,对亲人间的亲情格外珍惜,经常会想起为革命牺牲的亲人,还有在战乱中流离失散的儿女,所以,他像天下所有老人一样,渴望家里能多增添几个新生的小生命。

因此,当得知李敏要把孩子流掉的想法后,毛主席非常生气,立即回信说:“娇娇,孩子是你的,可也是我的外孙,他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看看这个国家,你就要因为自己的一点困难剥夺他的生命,这样做太自私了!” 在信的最后,毛主席写道:“孩子还是生下来,你有困难,我来养,他还有我这个外公呢!” 李敏看到父亲的回信后,这才放下了心,于1972年生下了一个女孩儿。
不过,这个孩子是在上海出生的,毛主席没办法见到,李敏就给他寄去了几张照片。
即使是几张照片,毛主席也看得非常开心,还要亲自给外孙女起名字。因为毛主席爱花,尤其是傲雪凌霜的梅花,再加上自己名字中的“东”字 ,于是,就给外孙女起名叫孔东梅。

毛主席还给李敏写信,要她带着孩子回来看看,自己要抱抱这个外孙女。
但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孔东梅没能回到北京,一直住在上海,陪着外婆贺子珍。
一直到1978年,毛主席已经去世了,孔东梅才跟着父母回到北京,没能见到一直仰慕的外公一面,这也成了孔东梅的终生遗憾。
不过,孔东梅虽然没有见过外公,但是她跟外公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不仅在脸型上很像,而且在下巴上也有一颗痣。
另外,孔东梅也继承了外公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精神,年纪轻轻就去美国留学,见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不过,孔东梅不像那些追求享受的留学生一样,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追求,她后来说:“美国的中产阶级群体极为庞大,这些人每天所做的就是上班下班,车子、房子和票子,对我来讲,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于是,孔东梅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国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致力于宣传红色文化。
之所以起名叫“东润菊香书屋”,也很简单,“东”和“润”,就是外公的名和字,“菊香书屋”则是外公在中南海的住所。
这些年来,孔东梅一直致力于宣传红色文化,相继出版了《翻开我老家影集》《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等等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好评。
另外,孔东梅还创建了“东润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慈善事业,比如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基金会就捐出了4500万元善款和救援物资,功莫大焉!
(参考资料:《人物周刊》《环球人物》《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