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剧《孔雀西南飞》正在火热上演,该剧是以孙连芳赴贵州支教的事迹创作的。我不由地想起2006年初前往贵州省镇远县采访孙连芳的点滴往事。
镇远县地处贵州省最东边,在历史上曾经是黔东南州的首府所在地。我们从宁波乘飞机到贵阳,再坐二个小时的高速大巴到达黔东南州的首府凯里,再转车四个多小时后才到镇远。第一感觉是:镇远,真远啊。
孙连芳是我们鄞州区的高桥人,她从小就向往当一名教师,2000年从宁波高专毕业后,恰逢团市委向社会招募到贵州支教的青年志愿者,她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一年后完成任务回到宁波,然而,贵州孩子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她魂牵梦萦,她决定重回贵州,献身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为了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她提走了个人档案。再次到达贵州省镇远县后,她先在县电大负责当地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后来到镇远四中担任英语教师,2003年初,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栏目以《春节,你在他乡还好吗》为题报道了孙连芳支教的事迹,许多观众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孙连芳先后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贵州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黔东南州十大杰出青年。
去贵州采访之前,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孙连芳的支教事迹有所了解,作为家乡人,我当时更关心的是她的生活状态。印象中,贵州男人大都个子不高,但孙连芳的丈夫袁老师却高高大大像个北方汉子,很是帅气。袁老师是侗族人,在当地也是个非常出色的中学教师。他们的家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的一幢公寓楼,三室一厅,很温馨。女儿名叫子衿,乖巧可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孩子身上寄托了夫妻俩美好的愿望。孙连芳在家里请我们吃了一顿饭,那是一桌地道的贵州菜,菜名都忘记了,只记得那瓶酒很高档,名叫青酒。
翻看当年的采访笔记,一段段对话记录至今仍然让我感动和感慨——
孙连芳:当时我在宁波人才交流中心门口徘徊了一个上午,因为档案一旦提出来就很难放回去。那个办理调档案的老师是个从贵州回甬的知青,她劝我说,小姑娘,你真的想去贵州吗?我在那里干了几十年,真的很苦啊。
孙连芳 :这里有个县委书记问我,孙连芳你后悔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后悔,既然来了,就没有后悔二字。
孙连芳:我结婚的时候父母没来,说实话是我没告诉我爸妈,我父母反对我,尤其是我爸,如果我告诉他们,可能连婚都结不成,真的。
孙连芳父亲:我后悔死了,怎么会想到她在那边落户了,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肯让她去支教。
镇远四中紧靠铁路,铁路通向宁波。孙连芳说,到镇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听到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就好像听到父母的声声呼唤,她的心也随之飞到了家乡飞到了父母的身边。
记得从镇远采访回来后,我特地到孙连芳父母家里去了一趟,告诉他们孙连芳在贵州的生活状态挺好的,尽管放心。她母亲不以为然的一句话让我很是惭愧,她说:“那你为什么不留在那里当记者?”
一辈子献身经济贫薄地区的教育事业不仅仅需要勇气和恒心,还需要作出不小的牺牲,有些牺牲是当时预料不到后来也未必能心甘情愿承受得了的。这些年,我偶尔跟孙连芳在QQ里交流,得知她也遇到一些烦恼,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收入问题等等。
孙连芳文笔很好,她经常在博客里写一些生活随笔,最近她在一篇题为《无题》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从未想过也不去想“后悔”一词,倒有不少人问过我“你后悔吗?”我的答案很干: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