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明接受《身影》在线访谈——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
作者:《身影》在线  来源:大爱网  时间:2017/8/30  浏览:2588

秦志明接受《身影》在线访谈

——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

 

原标题:秦志明接受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在线访谈摘编

发布时间:2017-08-13点击数: 158

   


   
主持人:身影人物,榜样力量。这里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闫玲。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铁路社区、中国好人网志愿者联合会江西新余分会会长, 大爱服务站(新余)站长。我用他的一句话来开始我们的访谈节目,他说:我愿做这个节目的忠诚粉丝,宣传公益人和事,传播社会正能量,为“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当优秀好市民。有请秦志明老师!

       
秦志明:主持人好!节目前的朋友们好!
       
主持人:“弘扬孝道,和善敬亲”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您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尽孝,二是行善。”您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又是如何做的?
       
秦志明:百善孝为先,万行善为本,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我父亲早年离世,我没有来得及孝敬他。所以我们要常回家看望父母亲,报答父母老人的养育之恩。就拿我来说吧,虽然我有四兄弟,我母亲今年84岁高龄,虽然我没有经济来源,但我愿意照顾母亲。我只能白天做公益,晚上打工当保安,来维护这个家,但我感到非常自豪。他们不养是他们的事,而我做为儿子尽孝道是应该的。我们要多陪父母亲,耐心地听听他们的叮咛和唠叨,帮老人修修手指甲和脚指甲,刷刷筷子洗洗碗,捶捶后背洗洗衣服,让我们从感恩从尽孝开始,做一个感恩,行善的人,感恩社会、国家,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


       主持人:多年来,您在“新余有爱”公益事业上做了大量的善事,得到过诸多的荣誉,作为我们身边的榜样接受我们节目的访谈,能谈谈您的青春故事吗?
       
秦志明:我是江西省新余市“新余有爱”志愿者,湖南省永州人,196069日出生,19777月高中毕业后,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江西省新余市下放到湖南省永州市老家,回顾当年情景,我才17周岁,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同学一夜之间变成了同志,带着大红花来到了湖南农村广阔的天地。从一个学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慢慢地跟着贫下中农锻炼成长,在下放一年多时间里,积极参加劳动挣工分,同老百姓同住、同吃、同劳动、同学习,后光荣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组织,由于表现好担任乡煤矿出纳员。19798月知青招工参加工作,我被分配到黄阳司运输公司,19819月对调到冷水滩运输公司,19882月成立冷水滩交通建筑公司,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企业大锅饭退休人员多,负担重被迫破产。当年,我父亲因病逝世,全靠我母亲一个人挑起这个家。

       
主持人:听说您曾经救助过一个患有“直立人”病症的病人,你是如何帮扶他的,能讲讲你们之间的故事吗?
       
秦志明:据了解,15年前,冯理根便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导致不能弯腰、屈膝、低头,脖子和头无法转动,24小时保持直立。每天只能依靠一根长棍行走,因下肢坏死,又患有糖尿病,引起右下肢溃疡。不幸的是,和冯理根一样,他的两个兄弟也患有同样的疾病。三兄弟的病情,引起了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注。他是我的帮扶对象,我自发捐款捐物帮助冯理根,给他送茶送饭送莱,洗头、剪手脚指甲,教他上网聊天,在网上商城开店挣钱。如今,冯理根三兄弟成为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长期帮扶对象,为方便走动看望,志愿者们帮助冯理根把家搬到了市人民法院附近的肖家坑,20143月初,又把冯理根接到新余第四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619日,冯理根又因糖尿病引起左下肢溃疡,如果当时不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很有可能引起更大面积扩散,造成下肢坏死。对此,新余第四医院高度重视,主动表示可以接纳冯理根入院进行免费治疗。当天上午10时许,在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曾凡娣、和我的安排下,志愿者们开车护送冯理根到第四医院办理住院登记手续。冯理根住院期间,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无私照料,春龙国际大酒店的钱秋燕、市红十字会志愿者谢鹰、知心义工徐虹、张美华以及市精神文明办的志愿者们,先后到医院看望冯理根,慰问其病情,并自发捐款捐物。与此同时,因为身边并无亲人,新余第四医院志愿者还为冯理根提供日常护理照料,每日早、中、晚三餐,均安排具体人员为其打饭、送饭,平时有空便为冯理根进行颈部按摩或洗头。有志愿者还在冯理根打“点滴”的同时,教其玩手机上网聊天,帮其排解烦恼。

       
主持人:据说,你还曾帮扶过一个患有神经性纤维瘤的病人,这个病人曾做了几次手术后,欠债十余万元,家境甚为困难,您知道后捐助2000元慰问金和一些生活用品,并打算把他作为长期帮扶对象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
       
秦志明:这个病人叫李湖平,19岁,新余市渝水区观巢镇湖坡村委中屋村小组人。因患有神经性纤维瘤,经历了三次面部手术,家中欠债十多万元,父亲过世、母亲重病在床,需人照顾。去年,李湖平高考考取了九江一所高职院校。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本是件喜事,但这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却是一份沉重的经济负担。我看到这种情况,向其捐助2000元慰问金和一些生活用品,并打算把他作为长期帮扶对象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同时“新余志愿服务网”也帮他申请了补助。

       
主持人:据说您有一个爱心车队,每年在高考期间为考生提供免费服务,有这样的事吗?
       
秦志明:是的,我连续5年在高考期间,放下自己的工作,停靠在考点门前,等候接送走出考场的考生,并对考生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处理,5年来,有50余名高考生免费乘坐过我的“爱心车”。看见考生开心走进考场,自己感到高兴,有许多考生确实由于家离考场比较远,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以搭乘,我会准时接送抵达考场,方便了考生,快乐了我自记得有一年,我接送了十多名考生和家长,感觉一点也不累,就是忘记自已还没吃早中饭,心里充满正能量精神。
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努力向社会证明,雷锋精神永远存在,我们也可以“为人民服务”,而且能做得更好。通过我们的爱心,唤醒更多沉睡的心灵,这是我们得到的最大好处。

       
主持人:您说:志愿者服务的目的就是帮助“双残家庭”,帮助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正能量。您做到了,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些故事吗?
       
秦志明:关注关爱残疾人弱势群体,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残疾人也有尊严和权力,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吃苦耐劳挑战自我的拼劲,是常人所料不及的,扶残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记得201412月份,我带着志愿者开车来到了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坑桥村委秀屋竹抗村小组,华小飞家。华小飞,男,45岁,因华小飞三岁遭遇一场火灾,失去双手终身残疾,老婆张桂英大腿残疾行走也不方便,靠轮椅代步。家里经济条件特别坚苦,就靠一点低保过日子,还有一小孩在读书,是我重点帮扶的对象。我经常组织志愿者去看望帮扶,了解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让他们感觉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感觉到社会的温暖。虽然,买的生活日用品不多,资助现金还不够,但是,情谊非常有意义,我个人认为,志愿者服务的目的就是帮助“双残家庭”,帮助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正能量,有爱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帮助弱势群体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主持人:20141211日,您带领志愿者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新余)傅抱石文化艺术节“新余有爱”艺术品拍卖会,据说这个活动做的很成功。
       
秦志明:是的, 20141211日下午,在100多位爱心人士的期待下,第三届中国(新余)傅抱石文化艺术节“新余有爱”艺术品拍卖会在市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拍卖会现场,看到心仪作品,爱心人士果断出手,将其收入囊中。
       
为了这次慈善拍卖会,市志愿服务中心已经筹备了整整一个月。那天早上8点刚过,志愿者就冒着寒风陆续来到市会展中心,24瓶装的大件矿泉水,一名瘦小的女志愿者连搬了两趟,双手已被勒得通红,黑色的挎包也多次从肩膀上滑落。我赶忙走上前去,帮她提了提包,她却连说“没事的,不要紧。”说罢,她把包斜挎在身上继续忙碌,其他志愿者也在抬桌子、搬椅子、摆放水果。20多名志愿者穿梭在会场,只为了使拍卖会顺利开展,拍卖师多次模拟拍卖现场,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中午12点多,准备工作还没有结束,志愿者匆匆吃过盒饭又开始忙碌起来……
拍卖会下午3点正式开始,下午4点半拍卖会圆满结束。志愿者的辛苦没有白费,9件作品被成功拍出,拍卖金额的20%将作为“新余有爱”公益基金帮助最需要的人。所有人退场后,志愿者又将会场清理干净,6点多才陆续回家。1个半小时的拍卖会,志愿者却忙碌了10个小时,没有人喊累,也没有人中途退场,他们始终以微笑示人,他们说:“做志愿者是快乐的,就算累点也没关系。”

       
主持人: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地震后,据说,您是第一批抵达灾区的志愿者。可以回忆下那次灾区的救援吗?
       
秦志明:我们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我负责护送的运送赣州青年企业家捐赠抗震物资的货车抵达鲁甸县。我们是6号下午3点从赣州市出发的,经过长途跋涉,八号上午8点抵达鲁甸县城。在卸货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来,我们乘坐的货车一直到下午3点才开始卸货,各个单位的车,都满了,人山人海。卸完货后,我立即赶往鲁甸县人民医院协助医护人员照看和安抚伤员,并告诉记者,“我接受过红十字老年介护培训这项工作,所以对老人受伤啊,地震造成的伤害啊,比较有经验。”8号晚11点,我在与辗转火车、汽车抵达鲁甸的赣州市八名青年志愿者汇合后,在灾区安排的帐篷里住下。
       9
号,我和八名赣州市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小分队进入了地震重灾区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当天我们在龙泉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志愿者一道,搬运救灾物资,发放防暑用品,喷洒消毒药水。当了解到灾区的重伤员都已经转移到昭通市人民医院后,我决定第二天赶往医院,利用自己熟悉老年介护的专长,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护理伤员,并为伤员献血,而赣州市的志愿们则继续留在重灾区从事志愿服务。

       
主持人:据了解,您做公益有10年了,你能给大家讲讲最初为什么要做公益,你对公益事业是怎么理解的?您眼中的好人是个什么样的?
       
秦志明:说起做公益,就是宣传公益人和事,传播社会正能量!我第一次做公益,就是和几个志愿者参加了关爱老人活动,把欢声带到敬老院,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就这么简单,还可以陪老人聊天好开心。同老人交流,拉家常,尊重老人,这次活动,使我更加坚定了我的公益之路,因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说到好人,中国古代更多的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锄奸扶弱、行侠仗义的江湖快意,当代更多的是一种举手之类、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的负责表现。而无论古今,“做好人”的理想很美感,现实很骨感,尤其是当今社会,好人难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好人难做”的语境下去争做好人,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体会之一:为什么要做好人? 从小父母老师都会教育小孩子要做一个好人。什么样才算真正的好人?做好人,空泛点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具体点说,就是在家里是个有尊老爱幼、体贴负责的人,在社区是个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奉献的“居民”,在社会上是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其实,做好人很简单,它让我们充实、快乐,内心安稳,做好人很充实。生活每天都在考验人们是否以真诚、清净、平等心去待人接物,是否怀着感恩的心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当看到一些人遭受苦难,你会心生怜惜之感,当看到一些人发生不辛的事,你会感同身受,会想方设法去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总之,在你力所能及情况下,你尽可能帮助他人。每天有那么多的事要做,有那么多的责任要担当,你做好事的时候,不用担心同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不用害怕别人过来算计自己,因为你好心待人,不求回报,生活会非常充实。就我而言,我组建了新余志明志愿服务队,在“新余有爱”新余志愿服务中心指引下,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志志愿者参加“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交通文明劝导、“扶贫济困,关注弱势人群”募捐救助、“关爱老人,奉献爱心”敬老行孝、“关注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情暖帮扶、“清洁家园,美化新余”保洁清扫、“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先行”宣传倡导、“城市管理,从我做起”行为引导、“关注健康,送医送药”健康义诊、“学习雷锋,军民共建”联欢慰问等系列活动。我们过得很充实,做好人很快乐,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要怀着善心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而不是为达到目的、满怀心机去做,以帮助别人为荣,已让别人快乐为己任。这样当我们去做事情的时候,再苦再累,心却是快乐的,阳光的,睡觉也是甜蜜的,就像花儿一样幸福。我是曾经参加过云南省鲁甸县抗震救灾工作,我是中国关爱生命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入围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江西助人为乐好人,新余市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网优秀志愿者和,关爱抗战老兵优秀志愿者。在小城应该说是功成名就,而我的童年是在苦水中成长的,1977年高中毕业,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满怀豪情投身家乡建设。单位破产后,回到新余当保安和个体户,摆地摊、做小工、送报纸、开书店、便民店做代理,什么苦难我都承受过。我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用汗水换来了今天的幸褔,当生活越来越有起色的时候,每次看到困难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都会积极参与捐钱捐物捐事,爱心车队、慰问抗战老兵、好多次。看到帮助过的孩子考上大学、生活改善,我都会很快乐,我更觉得我没有污损“知青”的名号,我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也是快乐的人,做好人很心安。毛阿敏有首歌叫做《好人》,里面唱到“做好人,得心安”,为什么心安?因为我们在行好事时,心里不夹杂不纯之念,不存有名闻利益,仅仅是内心善良,希望以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希望他过得好,能与自己同在一片蓝天享受同一片阳光。我组建运作孝昌志愿者时,一些人就开始议论,说仅凭我们的力量帮不上别人什么,说我们作秀想图利图名,于是,一些想参加的会员开始担心“别人说”了。我觉得帮得上的人没行动,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又确实可以派得上用场,摸底知道事实上仅仅我生活的小市区,就有好多人也确实自己想帮助一些人,但没有人去组织、没有平台去实现,因此,我们存好心不惧“烂好人”,做好事不怕人说,当好人不怕人质疑,问心无愧,内心安稳。
       
体会之二:好人为什么难做?网上曾经流行一首《好人难做》,歌词是这样的:“彭宇下了车,看见跌倒老太婆,没想那么多,上前把好人做。扶起老太婆,送到医院他陪着,好心垫付二百多,却换来这结果,老太婆说:是你撞的我,可恶的老太婆,却把彭宇推到了被告桌……法院乱推测,不管对与错,判定彭宇赔四万多。”这首《好人难做》却把轰动一时的彭宇案叙述了一遍。老人摔倒,过路者把他扶起来反而被冤枉,做好人享受不到做好人的乐趣,还要付出代价,甚至吃官司,好人也就没有人敢去做。抛开案件的结论本身,彭宇案舆论宣传氛围下的社会意义却是:让更多的人感到“好人难做”,也让更多的人学乖了。“好人难做”最直观的感受是道德失准,中国的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熟人社会,改革开放前,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现在,市场经济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生活,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价值判断,导致心理严重畸形化,缺失信仰,于是信任危机出现,道德价值沦丧。对个人而言,不敢伸手扶老人、见死不救、小偷小摸多,做好事不被理解反遭嘲讽,行善事不被表扬反斥为作秀;对集体而言,官员无视群众和集体利益,享受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带来的优越而贪污受贿,为所欲为;对社会而言,富人寡善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不少有能力的富人游走在正义和道德的边缘,这种极易被放大的“蝴蝶效应”,会进一步加剧普通人的被剥夺感和心态道德失衡。在人们心中,道德所起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很多人做好事,被自然转换成金钱逻辑,“好人难做”最主要的因为自我保护。如今,我们已经踏入陌生人社会,“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是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口中的陌生人社会。在渐行渐近的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人情与血脉的联系,面对城市中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我们都保持了几分“警惕”。这种“警惕”在很多时候,会化为一种无形的排斥和疏离,看上去带着自私自利的色彩。就像很多人都明知乙肝患者并不会直接对自身构成侵害,但在实际接触中,仍然会下意识地“远离”,某种意义上说,这并非人心冷漠,而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好人难做”最需要反思的是社会契约精神重建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契约精神的松懈导致社会信任纽带断裂,卢梭的社会秩序神圣、社会契约论一直影响着后代的国家和社会。陌生人社会里,除了法律的监控之外,需要公民契约理性来维持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履行社会责任。当公民在逐步摆脱拜神、拜人的进步中,逐渐走向拜物拜金的“神坛”,而社会契约中规范持续没有更好的修正跟进,无疑的是,更多的是公民契约精神就会变得越来越薄弱。另一方面,公共管理能力落伍会助推道德的下跌。如今,我们已经踏入陌生人社会,但相应的社会诚信体系和确保陌生人社会良性运行的更高层级的社会管理与保障体系却没有与之“同步”,甚至相当滞后——公共的权利焦虑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只能选择各自为政的自我保护和情感纾解路径——这才是“好人难做”社会阵痛的真正根源。
       
体会之三:为什么要在“好人难做”情况下争做好人,好人难做,但要争做好人,原因也很简单,希望我们生活在一个好的社会。好的社会,必是能让好人充分做好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个人,都应当善小而为,即便不是好人好事的主角,也应当真诚地给予好事者热烈的掌声,因为只有集体的围观,才能驱散邪气的阴霾,才能让普通的个人都有机会成长为平凡的英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感恩。将他人遗失的支票送交警方,却被失主埋怨为什么不在原地等候;给抱有小孩的女士让座,人家坐下来都懒得抬头看你一眼;费尽周折物归原主,却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即便做好事不为了物质的奖励,但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善意的笑就能给予的精神褒扬,我们为何会吝啬到冰冷?难道这不是另一种无言的伤害?我们不希望别人有多少报答,但起码的感恩礼节是需要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互动的回馈,哪怕是一句真诚的“谢谢”,一个友善的微笑,都足以让人感到内心欣慰和精神满足。因此提倡争做好人,希望我们的子女会感恩。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人格健全,真正内心坚强、人格健全的个体,他们宽以那些恩将仇报的行为,不要让行善者受伤害;第三,要重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要让社会交换成为所有行为的准则。要相信,纯粹的利他行为是存在的,不仅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存在。
       
毛主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对我们曾经的军人来说,我们存好心、当好人、做好事,最大的希望无非就是这样吧!最后,有句话送给天下所有好人:“生活有苦有乐,最好时常笑呵呵;事业有坎有坷,最好淡定从容过;爱情有甜有酸,最好把心胸放宽;祝福有长有短,最好是开心快乐!”祝福朋友:“始终用微笑善待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说好人、帮好人、做好人!”

       
主持人:今天受邀来到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访谈群,作为一名青年人身边的榜样作家接受我们的访谈,您有何感想?你对《身影》节目有何评价,对节目前的广大网友有怎样的寄语?
       
秦志明:首先,感谢这个节目给了我这个平台展现正能量,通过这次传播公益事业,希望要开展活动的时候,让全国各地都知道,榜样就在眼前,我愿做这个节目的忠诚粉丝,宣传公益人和事,传播社会正能量,为“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当优秀好市民。

       
主持人:想要做好公益事业,只有决心是远远不够的。让爱传递,温暖社会!听了秦老师的故事经历我们无不为他无私善举感动,他用10年的实际行动帮扶了很多弱势群体,表明了他坚定不移的大爱之举,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楷模和榜样!
       
节目的最后,祝愿我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秦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感恩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节目前细心聆听的广大朋友!我是主持人闫玲,下期节目再见!权威发布栏目补充资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汇聚 | 互信同心 | 大爱基地
Copyright @ 大爱网 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29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