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飞行员——著名画家何孔德油画写生人物
作者:大爱网  来源:大爱网  时间:2015-3-6  浏览:5645

                           何孔德画的飞行员

 

寻找飞行员——著名画家何孔德油画写生人物 

   

         【编者按】:著名画家何孔德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为一名飞行员油画写生,这名飞行员也是何孔德笔下众多写生人物之一。现在大爱网(www.daai.net)特转载一篇旧闻《 何孔德和<飞行员>》,以寻找这名飞行员,同时开启2015年寻找身边的大爱人物行动。这也是《大爱不倒》再版前启动的大爱活动之一。

                                        大爱网编辑部

                                         邮箱:daw010@126.com

                                       

                                       

  【附录1】:

                        何孔德和《飞行员》

 

                     何孔德在创作

       何孔德同志是部队的画家,长期与解放军战士生活在一起。他怀着对社会主义祖国及部队的深厚感情,描绘了许多反映战士英勇事迹及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何孔德同志现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室副主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最近去新疆搜集素材,画了大量的油画写生。他的人物写生善于抓住对象的特征,形象准确,用笔洒脱,生动地表达了边疆人民特有的气质。这些画每幅只用三个小时左右,有的甚至两个小时或更少的时间。这样的油画人物写生是怎样进行的?我们特地访问了何孔德同志。他正安排给海军的飞行员画像。我们征得他的同意,一起到某基地观看了一次写生的前前后后,即是本文介绍的这一幅。

 

       画家认为,人物写生首先要尊重对象,忠实于对象。他说:“既然画像就要像,也就是‘似’。不管着重‘形状、’还是‘神’,都要求‘似’,不可偏废。如果离开了对象去追求画家个人的什么意图,‘形’不似,也就谈不上‘神似’了。最高要求是神形兼备。”当然,说像不可能完全像,因为有时拍的照片都不像本人。这是由于在某一瞬间,不像日常的这个人。绘画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先要观察一阵,熟悉他,然后再画。

 

 


       同是一个人,有人觉得美,有人觉得不美,看法不一,这与个人的修养、气质及观点有关。但只要抱着客观的态度去理解、认识,总会发现个人独特的感人的东西。画家说:“现实提供的东西是极其丰富的,要善于从朴素平凡之中去发现美,从而去表现它;而不是让客观的现实去装自己观念中既定的框框。所以写生时,主观的东西尽量要少。初学者更应注意从对象中汲取营养。只有处处留神,忠于对象,画的多了,头脑里积累了大量的形象,创作时就能唤起记忆,所画的人物才有所依据。这样创作就有了相对的自由,否则人物形象往往显得贫乏、雷同。

 

 

      画家请飞行员坐下,仔细观察后,调整一下位置,便开始起稿。她说:对象的姿势要符合他的身份,也就是要符合他的职业特征及性格特色,还要同环境联系起来考虑。如果画一个舞蹈演员,身体转动大一些,可能显示他轻松活泼的特征。但这是一位飞行员,要考虑他正在待命,随时准备出发的神态。

 

 

 

      用生褐色起草稿。根据画幅尺寸考虑构图。是画头像,胸像,还是半身像?画到什么地方为止?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就好像把对象放在设想的画框中确定构图。可以用另一张纸先画一个小草图,熟练后也可不画。

 

      先姿态,后比例;先大轮廓,后局部。头的大小和身体确定之后,再画眼、鼻、口。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反复探索结构、表情及画面形式的大体效果。

 

       一般画油画写生,先画简单的轮廓,然后把颜色铺满,反复比较色彩的相互关系,一次次深入下去。但是作为一次完成的人物写生,只有三个多小时,这样的画法就不一定适当了。这幅画,画家先进行素描。他说:“我的习惯是先画素描,以素描为基础。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但色彩离开了素描则组不成形,构不成体,也塑造不了形象。因此我首先抓素描。”这种画法是他从多年绘画经验中取得的。因为,写生会遇到很多情况。有很多次他正给战士画像,临时来了紧急任务,刚画一半人就走了,丢下半幅画,弃之可惜,留着无用。他说:“碰到这种情况的次数太多了,所以我就总结经验:如果时间有限,每一个步骤力求完成一个段落,力求有收获。如果这位飞行员突然接到任务必须离开,以后没有补画的机会,那么我通过素描,已经观察并学到许多东西,即使未上色彩,这幅素描也是有用的。”

 


         画脸部轮廓时,眼、眉、口、鼻要画准。画不准就叫“走形”。“走形”与有意识的“夸张”、“变形”完全是两会事。这一点,初学者务必认真区分。

       画帽子和衣服可以用大笔。画时既要注意整体,也不放过帽带、扣袢等细部。

       面部五官的轮廓,面颊的组织结构都要仔细观察。光影关系和深浅色调都要注意描画,像画素描似的把各部分画出来。颜色都是用生褐色。这种色调较缓,可以画得很深,如果多加些调色油稀释,也可画得很浅。用笔要变换手法,干刷或清扫,便画出单色的油画素描。大约用45分钟初步完成了这篇素描稿。

       开始着色。用同样明度的色彩,把单色素描一部分一部分地替换下来。某些部分的素描底子,如果颜色合适,也不妨保留,不需再涂。

       画眼睛,要把眼眶、眼睑、眼白、眼珠瞳孔及水晶体的反光都画出来。有句成语“画龙点睛”,仿佛最后才画眼睛,其实不一定。画家一上来就画眼睛,因为这时候对象及画家的精神都好,容易传神。

        鼻子的外形与面部画得像不像有很大关系。要把鼻子的比例、结构画准。

嘴的表情很能说明对象的性格和情绪。上下唇的色彩冷暖变化要仔细找一找。这些部位能一次画完,就尽量一次画完。

 

        画脸面部分要温习一下自己学过的解剖学知识。骨骼和肌肉的结构都是明确的,但有的明显,有的藏在里面。画面有虚有实。
          脸部的用色要事先考虑周到,不能孤立地盯着脸画脸。因为飞行员的安全背心是非常暖的橘红色,在画面中占的面积很大,若是按一般情况去画,待画出衣服后,面部就会显得毫无血色。但脸部也不能画得太暖,因为脸部受天光影响,色彩偏冷。同时要考虑帽檐、颈部和脸部的冷暖节奏变化。(参看封3彩图)

         帽子的颜色虽比脸部单纯,也要先仔细观察分析,考虑冷暖深浅以及用笔方法。蘸饱了颜色大笔扫去,三笔两笔就把帽子完成,尽量不重复描画。小的帽徽、帽带等待以后补画。

         头发似乎是黑色的,其实它只是与其他部位的颜色比较是深一些,却不是黑色。调色时要注意与皮肤和帽子的对比关系。

         明暗交接线,有的地方要实,有的地方要虚。要虚的地方可以用手指轻轻揉一下。

         也可以用刀刮的手法。如脖子与衣领衔接的地方,为了使边缘不太生硬,便用调色刀刮一下。背景颜色可以先涂,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后涂。但在画脸时要事先考虑背景颜色的因素及影响。

 

          画衣服,要注意衣服的质地。皮衣和布衣不一样,布衣服随着人体的结构形成布衣的衣纹,而皮革则不完全按人体的结构转折,同时反光也不同。在这幅画中,反光是冷调子,而整个皮衣服都是暖色的。

 

         画桔红背心,差不多是最后一步了,由于画家事先规划周到,胸有成竹,横竖几笔就把整个背心画完,这种洒脱豪放的笔法与面部的细致刻画形成对比,使画面愈发生动。衣服上的扣子,带子等,要画出形状及高光,但不宜画得太细,以保持整个画面的一致。

         画将 结束时,要小心收拾,谨慎用笔。这幅油画人物写生大约用了4个小时。

        画好后,画家谦逊的说:“这幅画是采用通常的画法,这样比较保险一点,至少可以比较准确的表现对象。绘画的效果是很难预期的,这幅画为了作记录,一边画一边不停的拍照,有时需要停下来拍照,思想上就有负担,只能尽力而为,在不长不短的时间里,画出不深不浅的东西。”


         色彩冷暖的节奏变化:色彩的关系不能全凭感觉,还要进行科学分析,例如本幅,帽檐上都受天光影响,色彩偏冷,帽檐下面的暗处色彩偏暖,面部受天光影响色彩偏冷;颈部的暗处色彩就偏暖。

 

                                                      转自《油画技法》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年6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附录2】:

启示寻访身边的大爱人物2013

 

 

为了更好地讴歌大爱人物,树立大爱精神,传播大爱思想,大爱网(www.daai.net2013年元旦起启动“寻访身边的大爱人物(2013)”活动,以后将按年度持续进行。

继中青出版社品德教育书《大爱不倒》问世后,此次更具民主意义的“大爱人物”推举活动,把民间发起的大爱工程从一个角度推向高潮。

大爱工程是由大爱人物形成的榜样的力量带动和支持,山川倡导,民间发起,旨在促进大我觉醒,同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贵,促进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美好愿景的爱心工程。

大爱人物是体现大爱精神的风范代表,如“米菩萨”袁隆平、世界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共和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万绍芬、“树人树己达人达己”的楷模辛子维、坚持不懈做公益事业的总参离休干部陈干群、中国奥林匹克先生何振梁、 “正能量”歌唱家孔太等不胜枚举。这些爱心人物发散出来的榜样的力量诠释了伟大的人类大爱精神。

大爱精神是继承与发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敢于冲破条条框框束缚的创新精神,是团结创业携手共进的和谐精神,是坚持一辈子做好事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是永远追求真善美的奋斗精神,是播种大爱的国际主义精神。

其实,不少大爱人物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默默奉献着,在人海里,像一朵朵冰山雪莲向大自然开放,像一颗颗深山铁杉把浓浓的绿染遍周围山峦。

因此,开展“寻访身边的大爱人物”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大爱人物大多是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志士仁人,他们更多地是平凡而伟大——一个普通姑娘从垃圾桶里捡回一个病残弃儿,不忍丢弃,抱回养活,这是大爱,当这位姑娘后来结婚自己有了儿子后 ,仍然把这个弃儿当做亲生子养护,直至这个弃儿通过努力成为一个盲人作家,这是真大爱!但是这位大爱母亲,多少年后,静悄悄的离开了人间,没有带去任何的荣誉光环。这是一种高天厚土式的大爱,绝不次于那个动人的传说:行军途中,朱棣见一村妇怀抱着一个大孩子、手拉着一个小孩子落荒而逃,感到奇怪,问她为何抱大领小。村妇说,长子为前房所生,小儿是自己所养,长子死则无后,幼弃尚能再生。朱棣听后深受感动,从路旁拔起一棵艾蒿,交代村妇回家挂在门旁,并命令士兵见门上插艾蒿者不得入内。村妇将这个消息告诉村人,于是家家户户门上插艾,全村人皆平安无事。后来人们也将艾蒿称为艾子,即“爱子”之意,并保留了门上插艾的习俗。”这个故事同时说明,世界上夷灭十族的人也被大爱行为感化了。然而这个村妇,连一个什么“某某氏”也没留下,留下的是一个侥幸,一个风俗。

可见,民间出高手,深山有逸闻。“寻访身边的大爱人物”活动强调到群众中去,从百姓中来,强调好口碑效应,强调大爱人民内涵。

“寻访身边的大爱人物”主要以推荐的形式进行。大爱行者、大爱使者大爱代表和大爱志愿者等要积极行动起来,以更好地弘扬大爱,引导爱心,发现风范,讴歌一域,善化一方,启迪人生,教育未来。

“寻访身边的大爱人物”活动展开后,将通过大爱网(www.daai.net)等大爱传媒同心体,于2013116日开始报道大爱人物事迹,然后进一步弘扬推广,以使大爱人物深入人心。

 

                     大爱网(www.daai.net

                                         邮箱:daw010@126.com

                    特别咨询: 13439032899

                                                        20131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汇聚 | 互信同心 | 大爱基地
Copyright @ 大爱网 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29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