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演绎夕阳红 公益诠释伉俪情
作者:田地  来源:大爱网  时间:2013-1-22  浏览:3699

笔墨演绎夕阳红       公益诠释伉俪情

——原民政部救灾专员刘志林王春英夫妇侧记

                 

 生命教育报   

 

【题记】

在北京西城区菜市口百货商场附近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两位特殊的老人,是一对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伉俪,他们以超出寻常的恩爱,携手走过了大半生闪光的人生岁月。虽都已年届八十,早该享受安度晚年的天伦之乐,可这两位奔波一生的老人,却依然痴情不改,几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除了把一部分退休金慷慨地拿出外,还把女儿汇来的生活养老费一并捐出,无怨无悔地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甚至还办理遗体捐赠手续,支持祖国的医学事业。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情怀,的确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楷模。正是这对热衷慈善事业的黄金搭档,才让我们见证了退休老人非同一般的坦荡人生。正是他们把公益慈善事业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才让我们看到了大爱无疆的人间胜景。他们就是原民政部救灾专员、知名书画家刘志林和退休教师、社区支部书记王春英夫妇。

当然,两位退休老人,还利用各自的专长,为社会服务。刘老醉心书画,除了积极参加各类书画捐助活动外,还对书画爱好者有求必应;而王老擅长按摩,经常用她高超的技法,为一些疑难杂症的患者解除疾病煎熬。不说别的,两位老人,仅靠各自的专长,就可以轻松赚取不菲的收入,可他们却是分文不取。他们的事迹感动了社会,被中央文献出版社编入《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为了感悟两位退休老人的高尚情怀,笔者力求用平实的语言,不做渲染地还原他们部分的生活状态,旨在品味两位退休老人以奉献为幸福的雅致生活和磊落胸襟,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新风尚。

 

                     低调谦逊的人格雅量

和刘老志先生的相识,源于一位从事书画媒体朋友的隆重推介。朋友在电话中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常常标榜自己喜欢书画,今天我特意向你推荐一位书画界的名人——刘老,我认为你们很有必要相互认识一下”。尤其是在朋友确认我在京后,更是进一步强调:“我建议你立即过来一趟,刘老正在我的办公室,晚上我们一起吃饭,相信会给你带来很多启发。”以此等不容商讨、近似命令的口气对我说话,是我相识多年朋友的第一次,足见刘老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于是,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忙赶往朋友的工作室。

尽管,在路上我做了很多关于刘老的猜测与想象。但在我看到刘老的一刹那,还是充满了欣喜和意外,刘老远比我想象中还要慈祥。落座之后,一壶浓茶,三个茶杯,交流在轻松愉悦中渐次展开。刘老的话题虽是信手拈来,但却收放自如,弛张有度。虽属随心所欲、无题漫谈,但大范围仍局限在人际、国学、艺术、书画的范畴,洋洋洒洒,如数家珍,尤其是谈到他离休后参与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更是兴趣盎然、谈兴大发。他甚至还谈到,他和老伴已经签了协议,在他们身后捐献遗体的事情等。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愉悦、淡定从容。难怪我的这位朋友对刘老推崇备至,因为老人的身上,的确洋溢着一种率直和童真。真的没有想到,一位迟暮之年的老人,还能保持如此豁达乐观的生活,能够不加掩饰、没有任何忌讳地笑谈生死,这给我带来很多启迪。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甚至有醒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就这样,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的话题仍意兴未尽,只不过交流的地点,从茶桌转移到了一家小餐馆。我朋友原本想到附近的像样饭店好好招待一下刘老,可老人家无论如何也不答应。无奈之下,朋友只得就近找了一家特色餐馆。好在朋友趁刘老不备,偷偷地拿出了他保存多年的茅台,一开始,刘老制止不让打开,但还是经不住我朋友的软磨硬泡。应当说,还是我朋友了解刘老,他知道刘老有小酒怡情的雅兴。果然,好酒就是好酒,三杯落肚,刘老谈兴更浓,可谓妙语连珠、字字珠玑,处处折射出一个睿智老人的优雅风采:将近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不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风趣,更重要的是客气地对待我这样一个后生晚辈的那份谦卑态度,真的让人很感动。乃至于在最后离席时,都有些依依不舍。

也正是这次非正式的交往,让我和刘老,至此成了忘年之交。

事后,我从朋友口中得知,刘老离休前是民政部的高官,能力非凡,仅在司局级的位置上就待了多年,曾先后和四位共和国的民政部部长共事,甚至和多位国家领导人有密切交往。一直到离休,虽是司局级救灾专员,但却在民政部有口皆碑。

后来,随着和刘老接触的增多,渐渐的对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刘老行事低调,为人谦逊,尤其热衷孝道事业,曾多次帮助我朋友运作孝道文化书画展,甚至主动邀请多位民政部部长莅临现场,为活动的圆满结束做了大量的铺垫。

最让我感慨的,在我第二次登门拜访刘老时,他及他的夫人,对我热情有佳,把我视为客人,不但亲自煮水泡茶,甚至连提壶倒水这等后生晚辈的当尽之礼,也被刘老谢绝。反过来,老人反而给我倒茶,真的让我于心不忍。临近中午,平时生活相对简朴的老人,不但安排我在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烤鸭大餐,还将他们女儿从日本购买的高档西服慷慨相送,尽管我再三拒绝,但两位老人硬是不依,无奈之下我只好收下这份寄托深情厚谊的大礼。而我又做了些什么呢?思前想后,也无非是应刘老之邀,替他写作品时编过几幅嵌名联而已,但尊敬的老人却以此等厚礼相待,实在让我受之有愧,每每想起,总是感动不已。

 

出类拔萃的书法造诣

  

刘老志先生,不但是一位曾经涉足政坛的高官,还是目前在我国艺术界颇有影响力的一位德艺双馨的书画家。在我国中老年书法家队伍中,尤其是在民政界,刘老绝对算得上一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虽已年届八十,可他却始终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其热诚豪迈绝不亚于青年后生。因而其作品就显得超凡脱俗、精妙老辣。无论是楷书、隶书,均有上佳表现,尤其是行书,更是技高一筹,让观赏者无不拍案叫绝,不但在国内书法界名声远扬,而且在港澳台地区,也颇受欢迎。他成了各类书法比赛的获奖专业户。1996年始,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北京及民政部机关等书画展(赛)上摘金夺银。其作品和传略被《全国老干部诗词书画大观》、《中国老干部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中华文人书画经典》、《中国老人书画摄影艺术全集》、《长城颂书画集》等30多部书画典籍入编。有部分书法作品在《中国社会报》、《西安时报》、《江南时报》、《长城内外》和《老来乐》等报刊登载以及被《国际名人院名人网》、《中华佛学网》等网站传播,并被有关文化艺术团体授予“深爱祖国百强艺术家”、“红色艺术推广功臣”、“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桔子洲杯”全国书画大赛中,参赛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传世名典》,并被评委会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人五百佳”荣誉称号。

当然,这些奖品绝非刘老的全部。

人们常说,书品如人品,对刘老的书法和人品完全可以做这样的解读:“为国尽忠、对友诚善、治家有道、书艺高超”。为国尽忠表现在他热衷公益事业,每逢国有大事必组织捐赠,尤其是多次操办孝道书画展、资助各种公益活动等;对友诚善,则是每临朋友有事相求,他必定热诚相助,不求回报;而治家有道,则表现在夫妻相敬如宾、孩子事业有成上;至于书品之高,则更值得大书特书,其作品有的雍容秀美、典雅温润;有的淡定古雅,意境高远;有的苍劲老辣、妙趣横生;有的神采谦和,气韵浑厚;有的飘逸潇洒,大气磅礴。常常使观者气脉畅达,心情愉悦。若从其艺术造诣上来看,刘老的书法更值得品味,在用笔上起伏有度,方圆兼备;章法上迎送得法,气脉连贯,是典型的大家风范。

仔细揣摩,刘老作品中不时闪烁的典雅华贵的气质,是来源于刘老深厚的国学功底,因而他的作品不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也融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这虽然与古代文人墨客退隐乡野的清高超脱极为相似,但那却是一种安逸、一种自足、一种翩然欲飞、一种凛然正气,处处流露出书家的儒雅与睿智,这正好与刘老人品的正直与坦荡相吻合。

其实,刘老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艰苦漫长的锤炼过程。从蒙童时的起步,到中年时的痴迷,再到老年时的升华,因而是长期坚持不懈、磨练积淀的结果,所以,刘老的作品使人回肠荡气、流连忘返,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名家小传】

     刘志林,男,汉族,193311月生于河北省蠡县,现居北京。1948年入党并参加工作,1950年入伍,1954年转业,后长期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1990年被评为民政部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离休前在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任救灾专员。

刘志林由于受家父熏陶,从小就酷爱书法,自蒙童时就开始练习柳体楷书,并成为终生爱好。特别是参加工作后,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笔墨修炼上,使得书法造诣日渐精进,但他并不满足,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艺,自1983年,开始系统地参加由杨再春、刘炳森、庞中华等著名书法家举办的各类书法培训班。1994年离休后,又先后在北京市西城区和崇文区老龄大学学习书画。经过的几十年的书法锤炼,使得他的书法功力相当深厚,获得圈内外人士广泛赞誉。现为民政部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华老年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名人书画家协会顾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汇聚 | 互信同心 | 大爱基地
Copyright @ 大爱网 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29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