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春蚕,吐丝耕耘,默默奉献;他似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着新时期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工作为民,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壮丽篇章;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忠实地履行着共产党员的义务,践行着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热心奉献社会的宗旨。他就是当代青年共产党员扶刚同志。
历经风雨见彩虹
1976年9月,扶刚出生在河南新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深深地了解农村的贫穷和落后,更知道造成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缘于愚昧和无知。他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纪录片,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放羊少年,记者问少年:放羊为什么?少年答道:挣钱娶媳妇。记者又问他:娶媳妇为什么?少年答道:生娃。记者再问:生娃为什么?少年想都没想就答道:长大后放羊。这部片子尽管看了很多遍很多年,但片中的一幕幕情景总是历历在目,深深震撼着扶刚的心。看着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的情景,扶刚心里涌现出阵阵苦楚与辛酸。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用知识来改变农村的贫穷和落后,让乡亲们多挣钱、挣大钱,尽快过上好日子。
扶刚大学毕业后,回到新县老家的一个镇上当了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对于他的这一举动,乡亲们开始有些不理解,因为但凡有点知识的人都视农村为苦海,生怕再受穷,一有机会就远走高飞。扶刚却不然,他说:“我生在这片热土,长在这片热土,我的一切源于这片土地,我要尽我的所能去造福他,改造他。”
在镇政府工作期间,扶刚以民为本,以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己任。他认真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免费帮农民买书订报,查阅各种农科资料,组织农民到县城听各种农业知识讲座,拜访农业专家,以此开阔农民的视野,实现“传统农民”向“知识农民”的转变。扶刚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让老百姓都尽快富起来,人人脸上都有笑容。为此,他积极推广多种经营,发展种植养殖业。针对新县山多水好的特点,他积极帮助农民种植柑橘、茶叶、经济林,发展水产养殖业,几年的努力,经扶刚手把手帮扶的种殖养殖户年收入均在三万元以上。看看乡亲们的腰包一天天地鼓了起来,扶刚心里总算有了一些慰藉。
在镇上工作的三年中,扶刚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和星期天。在这些法定假日里,扶刚显得比别人更忙碌。每到此时,他都早早来到了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帮他们晾衣晒被,嘘寒问暖;到困难户家中帮助发展生产,传播致富信息。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地冻天寒,从未间断。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称出了扶刚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情系百姓,心系农民的赤诚之心。
扶刚的对党忠诚,坦率诚实、克已奉公、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和上级领导的认同。正当组织上准备将扶刚作为优秀后备干部委以重任时,他却做出了任何人都无法相信的选择:放弃公职,北上京城,求学深造,拓宽视野,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他要更好地为心中始终惦记着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服务,他要为他们做点是什么……
服务“三农”终不悔
2001年9月,北京秋高气爽,日丽风和。血气方刚的扶刚,在一无资金,二无政治背景的情况下,只身来到人地生疏的北京,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历程。他来京后的第一站就是进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专业进修,边学习边创业。
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在最初的两年时间里,扶刚当过建筑工人、摆过地摊、卖过报纸、做过钟点工、开过小卖部。大凡农民工所经历的事他都亲身尝试过。农民工的艰辛和不易,农民工的过劳和困惑,无不强烈地震撼着扶刚的心。期间,扶刚被中国改革报社聘为特约记者,这也成为了他为农民工义务提供维权知识和维权咨询服务的开始……
重庆市成口县农民李俞乐,李袅瑜等人,在当地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几年过去了,公司没有为他们办理养老、工伤等保险,他们也没有法定假日,公司每年还要拖欠工人工资三、四个月之多;每到年关,许多农民工都无钱买回家的车票。有的农民工甚至三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公司拖欠农民工的工资越来越多,许多合法权益又得不到保障,加上当时社会上关注不力,农民工们积压在心头的怨气终于爆发了。扶刚得知此事后,连夜带着几名法律援助志愿者,迅速奔赴农民工施工工地做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劝解工作,宣传法律常识,引导农民工们依法维权。对公司领导,扶刚更是推心置腹,明以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双方达成协议,公司一次性将拖欠农民工的1000多万元工资如数兑现,并全部补办了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等手续。既维护了农民工们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矛盾,又普及了法律常识,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工们在扶刚一行离开前,连夜赶制了一面“捍为民工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的锦旗,敲锣打鼓送到了扶刚手中,类似情景还有很多很多……
近年来,扶刚为农民工普及法律宣传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活动百余次。所有这些,扶刚都是无偿的,没有花国家一分钱!为了给农民工维权,扶刚遭过白眼、挨过打、受过骂,但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道德良心,他无怨无悔。
2004年,中共中央以“三农”问题为主题下发了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以后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善于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扶刚,在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于2006年创办了《三农通讯》,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播三农最新信息。几年来,《三农通讯》为各级领导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和科学的决策依据,也为广大农民创业、农村进步、农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多次受到国家有关方面和领导的好评。扶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
在三农通讯网站上,扶刚提议发布的为民服务公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农民慕名而来。面对各方面的求助,扶刚总是认真接待,耐心解答,尽力帮助,从无怨言。无论是解农民心病,还是释农民难题,扶刚都一丝不苟,从不搪塞。一位家住河南新县苏河镇的农民,在京打工期间,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在301医院因无钱续交住院费,面临被院方停药的境地。患者家属找到扶刚,说明缘由。得知此情,扶刚抓起电话立即与家乡的一位在京搞建筑的老板通话,动员他带头捐款。随后又以三农通讯的名义发起义捐活动,三天共筹措资金3万多元,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患者和家属感动地跪在扶刚面前,称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河南新县驻京党组织、河南新县苏河镇党组织熊均为同志特制了一面“大爱无疆 真情永在”的锦旗赠与《三农通讯》,以示感谢。
慈悲为怀、热心公益,扶刚更是一马当先,身体力行。一次,在中央电视台为汶川地震灾区发起的赈灾晚会上,扶刚偶遇到了一位自费办农民工学校的校长蒋茂堂先生。当从这位校长口中得知他创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因缺少资金、校舍即将面临关门时,扶刚当即捐款1000元,并以“三农通讯”的名义向有关方面及时写出了“关注农民工的孩子们”的情况反映,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地领导及时下派工作组现场办公,很快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和校舍紧张的问题。河南商丘下岗职工王岩的儿子,不幸得了白血病和尿毒症,经过几年的治疗,家庭的积蓄全部用尽,还向亲戚朋友借下了大笔债务,对生活几乎绝望,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当从三农通讯网上得知扶刚时,王岩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找到了扶刚。了解他的难处后,扶刚当即表态:帮助到底,支持到底,跟踪到底!并多次找他促膝谈心,帮他重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多次组织单位员工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士捐款、捐物,一直持续至今。现在,王岩儿子的病情不但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还能做到边治疗边上学,王岩脸上终于又有了微笑。
扶刚还经常组织单位党员、团员、员工、法律志愿者、书画家到西客站南广场、太平桥莲花池公园等地为农民工进行普法宣传,免费发放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经典《弟子规》和《道德经》近10万册。今年又向社会各界赠送《中国共产党党章》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数万册,受到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2009年春节前夕,扶刚带领《三农通讯》全体人员将社会上募捐来的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物品在西客站南广场为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免费发放,将党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和人间的真情送到农民工们的手中。即使平时,只要遇到谁有难处,扶刚都会慷慨解囊,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印尼海啸、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云南地震、舟曲泥石流灾难,南方雪灾、旱灾、水灾,扶刚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捐款现场。每年他都要向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儿童基金会等慈善机构赠款。用心扶持社会上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2011年5月,扶刚通过中国助学网向山西省10名特困儿童捐款2000元,以资助他们继续上学。为了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扶刚又从牙缝里挤出一些资金购买树苗,派单位3名员工到河北衡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尽管他并不富有,尽管一家三口全靠他一人维持生计,但对人间大爱,扶刚却总是表现得那么大度、从容、无私、无悔。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扶刚本人为社会各界义务捐款高达30多万元……而他自己始终是粗茶淡饭,布衣蔬食,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
扶刚的真诚和善举,在感动社会的同时,也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说:“因为有扶刚,因为有像扶刚这样的人,这个世界才充满着爱的温馨。”而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美誉,扶刚总是坦然应之。他说:“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精彩,人们才会感到和谐、幸福、安宁。为别人服务是我的福气,也是共产党员的本份和责任。”
勇攀高峰书华章
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获取能量,在学习中实现才能的增长和人格的升华,这是扶刚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又一真实写照。
扶刚酷爱学习,善于学习,见缝扎针,手不释卷。无论再忙,他每天都要挤出三个小时的时间看书学习,成果颇丰。2008年,扶刚报考中央党校政治在职研究生,以优异的成绩录取。2009年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研修管理哲学和儒、道、佛等中国传统文化。周末之余,扶刚经常往返于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国内知名学府,向教授导师们求问,虚心请教学习,提升水平、增强素质。
社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社会活动的越来越多,都没有改变扶刚勇攀知识高峰的决心、信心和勇气。他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多年的工作实践,以流畅的笔锋,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了多部著作。2005年3月—2008年3月,扶刚主编了《现代领导智谋全书》、《领导党务通》、《领导政务通》和《公文写作大全》等书籍,由人民武警出版社和线装书局分别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并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等有关部门推荐为干部学习的参考书目。涉外星级酒店、高档宾馆、图书馆都有存放,并供读者免费参阅。2008年5月—2010年9月,扶刚又先后整理主编了《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孙子兵法》、《名家诠解周易奥秘》等传统名著,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市场反映很好,颇受读者欢迎。这些书文白对照,图文并茂,被录入中国版图书馆CIP数据库。
扶刚成功了。在成功的背后,他流了多少心血和汗水,这是不言而喻的。如今的扶刚,身兼数职,拥有众多头衔和各种各样的荣誉,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气。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今一跃成为公众人物,这应该是所有拼搏者的自豪。
春日才见杨柳绿,秋风已闻果实香。面对成功,扶刚总是淡然视之。他说:“我还很渺小,我还需奋发努力,我只是社会上的小小一分子。我要感恩培育我的党,感恩我的领导,感恩我的父母、师长,感恩我的故乡,感恩那块养育我的黄土地,感谢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没有党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党的培养和关怀就没有我扶刚现在的一切。”这是一种力量,一种责任,一种智慧,一种崇高,更是扶刚同志“永远跟党走,爱党敬业,多做好事,服务社会”的纯真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