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懈的工程
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全国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纲要》精神指导下,经过充分酝酿筹备,以“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于1995年12月24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正式成立,选举中共十届副主席、原中顾委常委李德生老将军为会长,选举原国家领导人耿飚、雷洁琼、王光英、程思远为名誉会长。
2001年9月,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之后,胡锦涛同志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相继发表了重要讲话。这都告诫我们,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重大而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任务。
我认识到,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继承革命传统、弘扬老区精神一脉相承,是常讲常新的永恒主题。关心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欣然加入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先任常务理事,后被聘为常务顾问。我的工作重点也随之由老区扶贫转到爱国工程方面来了。
由于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出生江西老区等原因,我又先后被聘担任了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顾问、《红土地》杂志顾问、《祖国》杂志顾问,以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一次,总参先进离休老干部王遐方同志专程登门来访,说他是从《中国老年报》上看到我援建希望小学的事迹,除想当面与我交流经验,还想邀我与他一起分担北京学校德育顾问的任务。于是在他的推荐下,我又受聘担任了北京十一学校、宣武十五中分校、海淀培英小学的校外德育顾问。
我很珍惜离休之后还能为社会做许多事的机会,所以我把每项社会公益工作都当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身体力行、认认真真去完成。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乃至当代,涌现出过千千万万杰出的爱国者。历史实践表明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对于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团结奋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实现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999年,我应邀参加了纪念方志敏烈士诞辰100周年的活动。方志敏烈士(1899-1935),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以身殉职,不亦伟乎”的人民英雄,叶剑英同志把他喻为古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后的又一位民族英雄。重读方志敏烈士狱中遗著,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这是烈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给党、写给战友、写给中华儿女的不朽篇章,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科书。
烈士狱中遗著中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两篇文章,尤其最为感人,影响力最大。
《可爱的中国》一文里,烈士在中国社会最黑暗、最贫穷、最落后、最受欺凌的时候,喊出了“可爱的中国”这句中华民族的心声,讲出了他对新中国的伟大预言:“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清贫》一文里,烈士写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写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美德:“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写出了一个伟大真谛:“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为了使全国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读到方志敏烈士狱中遗著,我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和方志敏研究会的支持与指导下,很快行动,策划汇编和筹资出版了一种新版本的《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烈士狱中遗著》,其书名“可爱的中国”五个大字选用了毛泽东刚劲豪放的手书。此书出版之后,首先重点赠给了各级图书馆、共青团组织、关心下一代工委。赠给了配合全国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和江西省开展青少年“永远唱响‘可爱的中国’”活动。这册“爱国主义教育优秀读物”赠送由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举办的“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少年读书周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特给我颁发了“荣誉证书”。此书赠给清华大学及其附中、附小和北京卫戍区部队、解放军防化工程指挥学院、北京女子监狱等单位,并结合“方志敏故事团”的宣讲,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来,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夏令营活动和创建英雄团队活动、驻京流动党员党建活动和其他京内外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都增加了赠送与宣讲《可爱的中国》的议程。我们高兴地看到,阅读和传播《可爱的中国》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了。
另外,我根据学习《清贫》的心得和有关故事资料,以《清贫正气方志敏》为题目,以烈士榜样为镜子,撰写一篇着力宣传了方志敏烈士的清贫美德和公仆本色的文章。文中特别强调,今天虽然时代不同,但方志敏的清贫精神与清贫理念永远不会过时,应该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后,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多了,对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干干净净地为官,勤奋务实地干事”的问题更为突出了。该文在《中国监察》杂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人民日报社《大地》杂志和多家《党史通讯》等报刊上发表与转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近两年我国盛事连连,展示民族精神的大事不断,在此背景下,举行了中华爱国工程第二届高级论坛,随后本会责成我担任执行主编筹划出版一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文集,在各方支持帮助下,经过一番努力,该书于2008年“八一”前夕正式出版了,它定位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实用读物”,全书近百万字、近百幅图片,按类分成思想理论篇、英雄辈出篇、报国强国篇、教育实践篇、赤子情怀篇等五个篇章。该书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针对时代热点,历史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性与故事性为一体,有较强的针对性、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出版之后,赠给了共青团中央、各图书馆、大中小学、党政军机关及企业、农村,受到普遍欢迎,称赞它是一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史料珍贵的好书。为此,共青团中央、江西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也给我颁发了“荣誉证书”。
十多年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联络各方力量,把握时机,组织实施了许多爱国工程,不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作为本会的成员之一,积极参与了这些活动的策划、宣传、联络和一些组织工作。
2005年,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我曾撰写《永恒的历史见证——参观珍珠港事件纪念馆随感录》一文在报刊发表。
该文用我年前赴美探亲时,亲临夏威夷珍珠港实地参观了解的情节,结合有关历史记载而写成的。文中详细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全面进攻而首先从亚洲爆发,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加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为了征服西太平洋并瘫痪美军太平洋舰队,由其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大将精心策划,于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成功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一举毁伤美军21艘战舰、323架飞机……从此太平洋战争开始爆发,世界大战遍及三大洲和四大洋。珍珠港事件后,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国会怒吼:“1941年12月7日,永远是美国耻辱的日子!”由美国政府拨款和社会捐款,在原址修建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于1962年落成。这也是美国十分重视修建的众多历史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为配合这次纪念活动的座谈会和日军侵华暴行图片巡展,我还负责编印了《爱祖国 卫和平》文集和参与策划出版了《抗战史诗集》,取得了良好效果。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事业是永远的工程,需要我们做的事太多了。我们认识到,在伟大祖国迈上新的历史征程、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候,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事业绝不能松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务必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2008年9月,陈干群在南开大学向天津市大中小学代表赠送《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图书。
“艰苦奋斗”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2001年10月,我回家乡参加了母校信丰中学60年的校庆,2008年5月,我应邀赴天津市参观学习时,出席了南开大学学生联谊座谈会。在这两次活动中都遇到了一个相同的话题,同学们要我讲讲自己成长道路上最值得回味的故事。
面对眼前这两所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多么使我羡慕,回忆往事,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涌上心头。我觉得还是讲点与当学生有关的故事更为贴切。
从家父陈辉琳说起,他于民国元年(1912年)以优异成绩官费赴日留学,5年后从东京法政大学毕业回国。辛亥革命后的国内国际动荡复杂的形势,冲击着广大爱国青年,也使他立下了“教育救国”的志向。家父回国,先在司法机构任职几年后就告退返乡,推行平民教育事业,一干20余年,直到终生。他在家乡倡办多所中学和小学,躬任校长兼教员。他在家乡首先倡导男女平等,疾呼女人和男人一样应上学学文化。他凭借其学识和声望,常主持公道为当地调解纠纷,众乡亲称赞他功德无量。
家父的学生中涌现出了郭一清、黄达、曾思玉等红军高级干部。我的姑母陈翠英(年轻丧夫)和表姐肖菊英(舅舅唯一的女儿),两人均在家父的支持引导下于1925年投入大革命洪流,带头冲破封建礼教,读书求知,参加社会进步活动。15岁的菊英担任了本县妇女解放协会的主席,翠英成了该协会的骨干分子(后当红军牺牲于广东)。
1927年10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八一”起义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军队进入信丰整顿时,从事宣传和支红工作的肖菊英有机会亲睹革命军队领导人的英雄风采。1930年,才貌出众的菊英在红军干部学校学习后,调红二十二军参谋处任秘书时与陈毅军长结为夫妻。在敌人发动第三次大“会剿”时,担任中共赣西南特区秘书兼妇女部长的肖菊英壮烈牺牲于兴国。菊英牺牲之后,陈毅当即写下一首16句的《忆亡》诗词,感人肺腑,流传至今。陈毅还曾利用战争间隙,带着亡妻珍贵遗物,专程来信丰探望岳父母。1949年信丰刚刚获得解放,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上海市长的陈毅,即致电赣西南军管会负责人杨尚奎(当年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老部下),代他转达对烈士亲人的抚慰,并特邀健在的烈士母亲及其兄弟亲属,一道赴上海会面。这一切,真实记录下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情义和真爱。
家父在1945年侵华日军败退时,被抓去当挑夫,受尽折磨,就在被押经南康潭口时的一个深夜里,为逃离日军魔爪,不幸从屋顶坠落遇难。家父的一生,勤奋、清贫,他去世时我才10岁。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童年起了较大的影响。
我幼年开始接受父母教授文化知识,我也爱听他们讲古今勤奋、孝道的楷模故事。我的学历较简单,在小学跳级念过3年后,便在艰难条件下念了3年半中学。当时为了能够争取到免缴学费的资格,我刻苦学习,从初一到高一,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并被免试保送上了高中。
我是走读生,学校距离本村三四里路程。每天的学习与生活比较规律,即,在校上课时,做到专心一意把每节功课听懂问明,我常常都是最后离开教室的学生,这是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一条;其次是,充分利用上下学走在路上的时间,把当日的功课记牢,我常常会边走路边从书包中拿出课本翻翻。这样,每次老师的开课提问,我基本都能较好地回答出来。同学们误认为我必定是每晚用很长的时间复习功课。其实我每天放学回家后,是没有时间复习功课,需要干许多家务,如喂猪割草,帮助嫂子带孩子等。天黑了,为节省灯油,得早早熄灯睡觉。
我因为家穷,着装破旧,常常赤脚上学,更没有钱来购置统一规定的童子军校服和必备的学习用具。我用的语文和英文小字典是好心的老师送给我的,我是用铅笔和毛笔来写英文作业。在全县数一流的中学里,我是极少有的穷学生,曾因此受到少数富家子弟的歧视。但我没自卑,反而激励了我暗下决心,奋发争取更好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安慰终年操劳的母亲。
我学生时代的这段艰苦奋斗的故事,也给自己的孩子讲过,使其受到一定感染。从女儿身上可以看到,她在北京育英学校跳级后继续保持“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后在北京师大二附中,她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1949年8月16日,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解放了赣南家乡,陈毅从上海发来的那份电报,使我实现了迫不及待参加革命的愿望,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当时我在部队里算是年轻学历高的成员,一开始就享受到副排级的待遇。有两件值得说的事:第一点,我参军时的学历是高中一年级,参军后的几十年里,我除参加过短训班的专业学习外,无缘入大专院校深造,因此学历始终没有变过。这虽是一件遗憾事,但也欣慰,我是通过在工作实践中不懈学习,提高文化与业务水平,达到胜任工作的。第二点,我参军后,开始每月有2元钱的津贴费,从这时起,我每两三个月就将节省下来的三四元钱寄回家给母亲。后来津贴费增多,我按月寄回去的钱也随之增多了,一直坚持到母亲去世没有中断过。有时我还会寄钱资助一些穷苦亲友。
参军之后,先是在驻防广东担负剿匪斗争任务的野战部队步兵师政治部文工队当宣传员。朝鲜战争爆发后,我所在的这支曾涌出过董存瑞、郅顺义、郭俊卿、杨世南等全国战斗英雄人物的英雄部队,奉命北上,改装成火箭炮兵师,担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任。此时我被调任火箭炮兵团司令部测绘员。我部队装备的火箭炮,正是从苏联购买来的当年苏军攻克柏林使用过的“喀秋莎”,可谓大威力、机动性强的现代化先进武器装备。据说购买该炮火箭弹的价格,每发需花6两黄金。
紧张的战备突击训练中,由于我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刻苦钻研精神,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很快成了当时部队的军事小教员和技术骨干。
经过28天的改装突击练兵,检验训练成绩的实弹演习到了。当时我担负了带领观测分队完成炮兵战斗队形测量,负责实弹演习中指挥所射击诸元计算的重任。随着一群群精确覆盖目标炮弹的震天动地爆炸声,大家欢腾起来!这时在现场的苏军专家顾问(是一位苏军炮兵将军)特地走下导演指挥台,来到我们的“战斗位置”,问过几句话后,便把我抱起来激动地讲了一番俄语。随接,翻译笑着说:顾问将军夸奖你,人小、技精、志气高!顾问将军还打比方说,砂金虽小,却能发出灿灿金光。
我们火箭炮兵师担负着轮番入朝支援步兵作战的战略机动任务。我团入朝时,团首长破例指定我按团司令部侦察与作战参谋使用(后正式被任命为侦察参谋和测地主任)。于是,我参加了炮兵团指挥所、步炮协同指挥所、基本观察所、前进观察所以及勘察地形、选定与测量炮兵阵地、射击指挥诸元计算等方面的战斗任务。在艰险的战场上,我这名只有18岁左右的人民志愿军,经受住了考验,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经常受到嘉奖,也曾立过三等战功。后来,我作为部队的业务尖子被选调到志愿军总部炮兵指挥所任侦察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