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棉纺织业奠基人黄道婆
作者:章文钦  来源:大爱网  时间:2011-5-28  浏览:6548

江南棉纺织业奠基人黄道婆

章文钦

元末王逢《黄道婆祠诗》云:“前闻黄四娘,后称宋五嫂。道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云烟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归,千柚乌泾夺天造。”黄道婆为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是古代江南棉纺织业的奠基人。

江南棉纺织业的起源

我国最早的纺织材料主要是麻、葛和丝。我国古代麻、葛、丝的纺织技术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棉的原产地为印度,棉种棉织传入中国,由两方面而来,以白或白叠为中者,主要传自西域;以古贝或吉贝为名者,则出自南海。

草棉传入中国,最初出自南海,而最先种棉织布的是南蛮。《尚书·禹贡》:“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卉服指以植物来做衣服的质料;而对于织贝,唐以前的学者,不知贝为植物。及至宋代,中原已种植吉贝,故宋儒注释《禹贡》,始知织贝为何事,而纺贝或织贝且成为宋人著述流行的名词。南宋赵汝括《诸蕃志》卷下称,琼州之人“上衣无异中土,惟下裳男子用布缦,女子用裙,以纺贝为生”。吉阳军“妇人不事蚕桑,惟织吉贝,花被、缦布、黎幕”。万安军均在海南岛,宋代的海南岛实为中国古代棉纺织业的中心。

棉种从印度经南海诸国,传入云南、两广和福建为时甚早。北宋以后,闽广的棉花种植渐盛;南宋以后,有关闽广地区种棉纺织记载渐多。大约在南宋末年,从闽广传入长江流域,至宋末元初,才普遍推广到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1289年,元政府“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说明其时江南棉纺织业已初具规模。而源于西域的北路植棉区域,这时也扩大到陕西。黄道婆便出现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代。

黄道婆与江南棉纺织业

关于黄道婆的生平及其与江南棉纺织业的关系,记载最详细的为地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四:“闽广多种木棉,纺织为布,名吉贝。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按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主祠,岁时享之。越三十年,祠毁,乡人赵仪轩重立。今祠复毁,无人为这创建。道婆之名,日渐泯灭无闻矣。”

王逢《黄道婆祠诗序》载称:“黄道婆,松之乌泾人,少沦落崖州,元贞间(12951296年)始遇少舶以归。躬纺木棉花,名天下,仰食者千余家。及卒,乡者赵如为立祠香火。庵后兵毁,至正壬寅(1362年),张君守中迁祠于其祖都水公神道南隙地,俾复祀享,且征逢诗传将来。”

陶宗仪与王逢皆元末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乃避难松江,躬亲稼墙时所作,王逢亦隐居于乌泥泾,两人时地相同,得之亲见亲闻,所记皆属可靠。

直至当代,在黄道婆的故乡乌泥泾,仍流传有关她向海南岛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的故事。黄道婆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幼年当童养媳,受尽封建礼教的虐待。筋疲力尽,便上床和衣而睡。她的公婆不同问情由,咒骂不休,把她打得遍体鳞伤,关在一间柴房里。黄道婆忍无可忍,在半夜从柴房顶上挖一个洞逃出去,匆忙逃入停泊在黄浦江边的一艘海船工,就这样离开故乡,流落到海南岛西南部的崖州。当时崖州是个棉纺织业发达的地方。黎族人民十分同情黄道婆的悲惨遭遇,在黎族姐妹的热情翔和帮助下,她虚心学习技术,成为一名棉纺织能手,熟练掌握了各种先进生产工具。到了晚年,她思念江南故乡,便从崖州返回乌泥泾,把在崖州学到的棉纺织技术传授出来,并且与当地劳动妇女一起,边实践边革新工艺,促使江南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江南棉纺织业的发展,是从黄道婆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开始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说她制造一套捍、弹、纺、织的工具,可惜语焉不详。结合元代王桢在1313年写成的《农书》关于制棉工具的介绍,可以见其梗概。

搅车。又叫轧车,是轧挤棉籽的工具。原先江南没有适当的轧棉工具。只好用手剖剥棉絮除去棉籽,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黄道婆根据黎族使用的踏车原理,创造出这种轧棉用的搅车。利用两轴间的相互辗轧,将棉籽从棉絮内压挤出去,提高了轧棉的生产效率。这种搅车,14世纪初已在江南广泛使用。

弹弓。原理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是弹棉,弹弓就是用来弹松棉花的工具。原来弹棉使用的小型竹弓仅一尺多长,制造的材料是线弦竹弧,还要用手来拨弹。改进后的大弓长四尺多,弦用绳子。这种绳弦大弓,为元末利用弹椎棉创造了条件。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除尽杂质。

纺车,即纺纱用的工具。黄道婆在原来只使用一个纺锭的手摇车的基础上,创制出一种同时可以纺三个纱锭的脚踏纺车。手摇变成脚踏,同时又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效率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车。

织机。棉织业方面的织机,即丝麻业所用的投梭织机。14世纪初的织机,构造还比较简单,操作方法也比较笨拙,如王桢《农书》所载的织机。黄道婆把丝织生产经验运用于棉纺织业,并改进了原先所用的投梭织布机,使提花织机达到很高的成就,能够织出各种花样翻新的棉布。据陶宗仪和王逢所载,黄道婆还教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技术,所强盛的被、褥、带、帨(手巾),上作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颜色鲜艳,像画的一样。可见黄道婆所传授的不仅是素织技术,而且包括高度的提花技术,所织成的布匹十分精致。不过这种花布价值比较昂贵,不适于一般人服用,不能大量生产。黄道婆回到故乡,只是依靠织造崖州被的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一进乌泥泾被名闻全国。由于外销量的增加,乌泥泾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附近一带居民,依赖棉纺织业为生的有一千多家,家道也殷实起来。

到了明代,乌泥泾所在的松江府,成为江南棉纺织业的中心。15世纪中叶,松江细布一匹,值白银百两,相当于文绮十匹,其珍贵可知。明代松江细布每岁输京的数量超过二十五万匹,输出一个地方是这样。其他地方自然也相当可观。

清代中叶以后,松江所产的棉布经广州大量转销欧美,西人称之为南京布(盖因自明末以来西人称江南为南京省得名。)19世纪初,英国每年输入南京布多达八十万匹,少则有十十万匹;美国每年输入超过三百万匹。进入近代以后,原属松江府的上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衣被百代

元代江南棉纺织业的发展,在中国棉纺织业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推动了江南棉花种植的普遍流行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改进,从此棉花逐步取代麻、葛、丝成为主要的纺织材料,以松江为中心的江南棉纺织业迅速发展,为近代以后引进西方技术的上海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道婆为元代江南棉纺织业发民的关键人物,这位普通的劳动妇女为中国留下衣被百代的遗泽。

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科学创新精神受到传统观念的窒息,黄道婆作为普通劳动妇女,处在当时社会的最底层,却担当起革新棉纺织技术的大任,在向黎族人民学习和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使江南的棉纺织业迅速跃居全国前列,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古代无论东方或西方,受行会意识的影响,生产技术保密的情况相当严重,正所谓“鸳鸯绣出从君着,不把金针度与人。”黄道婆却把棉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在乌泥泾地方,有过这样的风俗,当姑娘们开始学习纺织的时候,照例先到黄母祠烧香礼拜,说这样才能学得上手。可见后世劳动人民都认识到黄道婆的伟大,尊重她的纺织技术。当地还流传一首歌谣,歌颂她传授纺织技术:“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据说,聪明勤劳的纺织能手黄道婆,一天能织出三匹花布,附近的巧手没有一个能赶得上她。一般人一天能织出两匹布,已经很满意,很感谢黄道婆的教导了。

从黄道婆去世后,直至近代,松江、上海的人民为了尊敬和纪念她,曾经不断地替她建立祠庙。第一个黄道婆祠在她去世后不久建立,地点就在乌泥泾,后由乡人赵仪轩重修。14世纪60年代,乡人张守中为她另建一所祠庙,请诗人王逢题诗。到明代万历年间和天启年间,先后曾在张家浜的听莺桥畔和乌泥泾的宁国寺西兴建黄道婆祠。到了清代中叶,上海城内县署西南梅溪弄有黄姑庙,供奉黄道婆的塑像。道光初年,上海县人李林松等又在城西半段泾建立一所宏伟的先棉祠,内有戏台,每年四月纪念黄道婆诞辰,演戏酬神,香火很盛。此外虹口还有过黄婆庵,浦东临浦乡有黄婆庙,太仓营建门有木棉神祠等。这些祠庙先后都已被毁坏,现存者仅有上海植物园内的黄母祠。

黄道婆作为中国古代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既有金针度人的师德,又有济世度人的母德;而且作为古代江南棉纺织业的奠基人,为后世留下衣被百代的遗泽。不愧为中国古代立德立功足以不朽的杰出人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汇聚 | 互信同心 | 大爱基地
Copyright @ 大爱网 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29600号